回到顶部

武汉影像艺术中心展览 | 通票:A馆+B馆《代表作》

2024年10月15日 19:00 ~ 2024年12月31日 17:30
活动票种
    付费活动,请选择票种

    活动内容收起

    * 当前展览信息可查看公众号:武汉影像艺术中心


    A馆为常设展览,目前为《肃肃其羽》三人个展。

    B馆为平原计划系列《代表作》展览,已进行到第四期,来自33位摄影艺术家的33幅代表作。



    艺术家

    陈厚竹,陈帅,陈晔楠,陈禹良,谌紫珊

    程铭,储月,邓嘉雯,胡艺璇,蒋锳锜

    鞠杨,李進,李润泽,李远明,刘亚鑫

    刘泽先,栾嘉禾,吕思轶,马霁月,彭宇轩

    祁立广,孙嘉悦,万无恙,汪会云,王陈鹏

    魏靖媛,吴佳芮,姚琪琦,袁泽全

    张天硕,张晓宇,朱成伟,朱佳骏




    学术伙伴

    李远明



    策展人

    春熙、杨达



    展期

    2024.10.15—10.22

    11:00-18:00(周一闭馆)



    地址

    武汉影像艺术中心B馆

    武汉市江岸区大智无界·空中小镇平台









    ·

    关于展览



    显影

    文/杨达


    在当代艺术领域,摄影已然成为视觉文化与批判性思维的多重表达方式。《显影》作为《代表作》计划的第四期展览,延续了前三期展览对感知、物象与复调性等议题的深入探讨,围绕“显影”这一核心概念展开。显影过程不仅是摄影术的技术环节,更象征了从潜在图像到可见影像的转化过程,在哲学与视觉文化的双重维度上体现出对可见与不可见、潜在与显现之间关系的探讨。


    显影(Developing)不仅是摄影过程中化学变化的隐喻,更是对认知、现实与自我表达过程的深层探索。正如哲学家德里达(Jacques Derrida)所述,图像的生成往往伴随着意义的解构与再构成。在《显影》展览中,33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了从隐蔽状态到显现状态的转化过程,呼应了图像的生成与意义构建的复杂性。


    本次展览在于揭示摄影作为视觉实践的“显影”本质,即它不仅仅展示已被看见的事物,更通过视觉形式构造和展现潜藏在社会、历史与个体记忆中的隐性结构。作品中的每一帧影像,既是对现实的再现,也包含了对隐形力量与社会性符号的揭示。


    显影,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,不仅是对摄影本体的探讨,亦是一种批判性的文化反思。展览中的作品挑战了摄影作为记录工具的传统角色,探索了图像如何在显现的同时掩盖、构建并重组我们的现实感知。参展艺术家们通过对时间、空间与身份的探索,将显影作为视觉文化与社会叙事的隐喻,提出了对艺术、技术与文化之间交互关系的批判性思考。


    通过展示33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,旨在构建一个关于视觉实践、社会文化与感知之间复杂关系的对话。观众在展览中不仅会体验到视觉艺术的力量,更将进入一个关于显影与隐现的多维讨论空间。这种显现过程的多层次表达,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复杂性与可能性。



    举报活动

    活动标签

    最近参与

    • TO GALA
      报名

      (1天前)

    • 小5
      报名

      (3天前)

    • 赵傻傻の余温
      报名

      (4天前)

    • 199****9645
      收藏

      (6天前)

    • 小徐
      报名

      (7天前)

    • 微信用户
      收藏

      (14天前)

    报名须知

    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【活动行】票务代理,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【WPAC】提供,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。

    本活动由「活动行」为您开具发票,如需发票,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,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。

    本活动不支持退款,由于活动门票非普通商品,其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、稀缺性,不支持退换。

    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,双方应友好沟通、协商解决,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。

    针对虚假活动、内容侵权等行为,欢迎举报;一经核实,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。

    您还可能感兴趣

    您有任何问题,在这里提问!

   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,请规范用语。

    全部讨论

    还木有人评论,赶快抢个沙发!

    活动主办方更多

    WPAC

    WPAC

    武汉影像艺术中心(WPAC)位于武汉华发外滩荟,江岸区鄱阳街21号;致力于推广、普及影像艺术;以展览为核心,同时重视影像出版与理论文献的重要作用;以公共教育为根本,开展放映、映后分享、讲座、论坛等一系列的工作与活动,推动影像艺术走向公众。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

    免费发布